中辦國辦印發《糧食節約和反食品浪費行動方案》
糧食節約減損行動
強化糧食機收減損
實施農機購置與應用補貼政策,推廣購置使用高效低損收獲機具、糧食烘干機及成套設施裝備、履帶式收獲機等先進適用農業機械。 統籌推進區域農機社會化服務中心和區域農業應急救災中心建設。
減少糧食儲存損失損耗
因地制宜推廣科學儲糧裝具,積極引導農戶科學儲糧。 加強政策性糧食倉儲管理,加強綠色儲糧技術創新系統集成,推廣應用綠色儲糧技術,促進糧食儲存綠色優儲、常儲常新。 加強智慧糧庫建設,利用信息化手段推動政策性糧食承儲企業降低儲存損失損耗。
引導糧食適度加工,合理確定糧食加工精度等指標,提高糧油出品率。 深入推動飼料糧減量替代,充分挖掘利用雜糧、雜粕、糧食加工副產物等替代資源。 推動發展全谷物產業,促進糧食資源高效利用。
全民節糧意識提升行動
減少家庭和個人食品浪費
深化中國居民健康膳食研究,發布谷薯類、蔬菜水果類、畜禽魚蛋奶類、大豆和堅果類及烹調用油鹽等5大類食物攝入量建議范圍,倡導營養均衡、科學適量的健康飲食習慣,引導家庭按需采買、儲存食材。
持續推進移風易俗,倡導文明節儉操辦婚喪事宜,遏制大操大辦、鋪張浪費等行為。
加強引導規范
將糧食節約和反食品浪費融入市民公約、村規民約、行業規范,納入文明城市、文明村鎮、文明單位、文明家庭、文明校園建設工作內容。
在全國甲乙級旅游民宿評定中重點檢查反食品浪費等情況。
強化青少年教育和勤儉節約家風建設
開展“青春守護中國糧”全國青少年節約糧食行動,將糧食節約作為共青團、少先隊組織生活重要內容,推廣開展“節約章”等紅領巾獎章爭章活動,常態化開展糧食節約志愿服務。
把糧食安全教育、勤儉節約教育融入大中小學思政課、國情教育等教育教學活動,通過學習實踐、體驗勞動等形式,開展反食品浪費專題教育活動,培養學生形成勤儉節約、珍惜糧食的習慣。
餐飲行業反浪費行動
深化“光盤行動”
引導餐飲服務經營者加強按需適量點餐提醒,明確標示并合理配置菜品和主食規格數量,積極推廣小份餐品,主動提示剩余食物打包。
鼓勵通過建立環保虛擬賬戶、授予節約積分、發放優惠券等方式引導消費者購買小份餐品。
嚴格落實明碼標價規定,餐飲服務經營者向消費者明示所提供餐飲及服務價格、套餐內各菜品價格。
鼓勵消費者在外賣訂餐時選擇“無需餐具”、消費后參與“光盤打卡”等,探索在消費者反饋評價機制中完善反餐飲浪費有關內容。
建立健全廚余垃圾分類收集、投放、運輸、處理體系,推動廚余垃圾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。
強化違法懲治
在餐飲行業食品安全監督檢查中同頻同步制止餐飲浪費,對不遵守反食品浪費有關規定的餐飲服務經營者按規定提醒約談、督促整改。
指導推行反食品浪費“簡案快辦”,從速依法糾正查處違法行為,公開曝光浪費食品等典型案例。
促進行業自律
支持食品、餐飲行業協會等發布反餐飲浪費倡議,依法制定、實施反食品浪費等相關團體標準和行業自律規范。
推廣《餐飲業減少食物浪費實施指南》等行業規范。
規范外賣餐飲行業營銷行為,將反食品浪費舉措落實到業務全流程各環節。
單位食堂反浪費行動
全面推行機關食堂反食品浪費工作成效評估和通報制度。 實施《機關食堂反食品浪費工作指南》,健全機關食堂反食品浪費管理制度。 各地區各部門要嚴格公務活動用餐管理,科學合理安排飯菜數量。
加強學校食堂采購、儲存、加工、烹飪、分餐、供餐管理,對學校用餐人員數量、結構進行監測、分析和評估,做到計劃生產、按需供餐、物盡其用。 推動學校食堂、校外供餐單位改進供餐方式,科學營養配餐,豐富不同規格和口味配餐選擇,定期聽取用餐人員意見建議,保證菜品、主食質量。 強化學校就餐現場管理,加大就餐檢查力度,落實中小學、幼兒園集中用餐陪餐制度,鼓勵大學食堂推行稱重取餐。
完善國有企業食堂管理等制度,開展廚余垃圾分析評估、實地督導調研檢查。 指導國有企業探索建立食品浪費與食堂經營管理人員、后勤人員薪資績效掛鉤制度。 在有關國有企業內部巡視巡察、文明單位評選、年度評先評優中納入反餐飲浪費要求。
加強損失浪費統計調查
建立糧食損失和食品浪費統計調查制度、標準規范和指標體系。 支持開展包括糧食、肉類、蔬菜、水果、水產品等在內的全口徑食物損失浪費基礎數據調查研究。
常態化開展糧食生產、儲存、運輸、加工等損失統計調查。 常態化開展餐飲行業、機關食堂、學校食堂、國有企業食堂等食品浪費統計調查,組織青年志愿者開展食品浪費抽樣調查。
來源:新聞聯播
上一篇:沒有了